眾所周知,家居建材行業品牌眾多,任何業內人士都能念出幾十個行業中大名鼎鼎的“品牌”。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是正在裝修,一定說不出熟知的家居品牌。那么,門窗企業致力于將品牌打造成消費者品牌?
把宜家作為復制對象,恐怕是“自尋短見”
說到家居建材行業中的消費者品牌,很多人可能會提到宜家。國內家居企業必須承認,宜家真的算得上消費者品牌。可是,宜家家居是家居品牌嗎?它更像是一個賣快消品的超市,而非家居品牌。宜家家居雖然也賣家具,但是質量好、耐用并不是他們主打的概念。很多時候,人們上宜家,并非為了買家具,純粹是逛逛,買點日用品、小玩意,甚至吃個瑞典食品;當然,不排除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好的家居靈感,萌生購置家居用品的念頭。簡而言之,普通人一輩子可能就逛幾次家居商場,但卻可以每周都去一次宜家商場。如果中國門窗等企業把宜家作為復制對象,那恐怕是自尋短見。
門窗企業走“消費者品牌”道路,代價過高
門窗等家居建材用品是耐用品,普通人可能就是結婚買房子的時候會關注一下,其他時間選擇忽略。這是個信息爆炸時代,人們每天面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會自然選擇將他們認為“無關”的信息屏蔽。
一個人買房子裝修,需要買門窗、地板等建材以及沙發、衣柜、櫥柜等家居用品,可能會花大量的時間搜索相關信息,查看門戶網站的家居頻道、家具頻道,尋找對胃口的品牌和產品,關注各種測評、導購,也會關注各種家具促銷信息。在此期間,消費者會短時間主動惡補大量裝修家居的相關信息。但是,買完家居建材用品之后,這種關注度就會冷卻下來,他們不會再主動想了解相關資訊,即便是被動看到,也會將信息歸入“無關”信息行列。說這么多,只是想表明,一個做耐用品的門窗企業,走上將自己打造成消費者品牌的道路,投入和產出比是極低的。
抓住裝修人群做行業品牌,更加實際
比如,某個門窗品牌在新聞聯播這類收視率較高的節目前后連續、長時間曝光,想必是有機會被人記住的;但是,收看節目的人,可能十幾二十年之后才有購買門窗等家居建材用品的需求,你能保證你的廣告可以播放到哪個時候嗎?更多的情況,是到了消費者真正需要買門窗,開始主動關注門窗的時候,你的廣告已經下線,而該消費者早已忘了貴品牌。但并不是說,企業不需要樹立“品牌”。只是,門窗企業做行業品牌、渠道品牌,抓住裝修人群比做消費者品牌更實際。
多數普通消費者,都會在裝修期間迅速成為“專業”人士,每天都上門戶網站的家居頻道,看新聞客戶端的家居欄目,對家居建材信息特別敏感,并且尋找掌握大量相關信息。當然,也會咨詢身邊的涉業人士。裝修的人,對專業媒體,以及身邊的專業人士的依賴性頗強。一個門窗企業,如果能夠成為行業品牌、渠道品牌,被專業人士、專業媒體推薦的機會會比較高。
下一篇:做好門窗定位 深入了解消費者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