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出東方“人造太陽”實驗室的揭牌儀式上,日出東方董事長徐新建接受記者采訪,首度回應了同行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已經做爛”的質疑。
打通產業鏈實現可持續發展
徐新建表示:“目前,外界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某些報道是正確的,一些問題確實存在,但這些問題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只要所有從業企業自我約束、規范,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只有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具有國際競爭力。”徐新建轉述了業內專家對行業的看法,“這個行業從頭到尾都是我們自主創新的,從真空管到熱水器再到安裝,這種全產業鏈的模式國外無法模仿。”
徐新建認為,全產業鏈建設的意義在于,通過產業鏈的打通可以大幅降低企業成本,但這一切需要銷售量的有力支撐,用他的話講就是:“在銷量規模支撐的前提下實現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
“正是太陽雨和四季沐歌的雙品牌、雙渠道優勢支撐了日出東方的銷量規模,有了銷量,全產業鏈建設才有意義。反之,全產業鏈形成的成本優勢也進一步促進了產品的銷售。”
那么,如何權衡雙品牌之間的競爭因系呢?徐新建表示,這一切要靠企業良好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來實現。
“日出東方從貸款20萬起家,經過十年的發展銷量達到行業第一,企業的下一步目標是創世界品牌,打造百年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徐新建進一步說明:“要做到這一切,必須打造三條流水線——價值觀流水線、人才流水線、產品流水線,這三條流水線只是途徑,還需要機制創新、組織創新、流程創新的保障,才可能現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名牌行業才能打造名牌企業
對于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門檻低的質疑,徐新建回應:“這種看法并不全面,實際上,光熱技術比光伏技術的難度還要高,但從投資的方面來說,投資幾十萬就可以建廠投產,這么來看門檻確實不高,但是這樣建起來的企業毫無核心競爭力可言。”
“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企業眾多,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很少,未來企業想要在行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這個行業必須要好,名牌行業才能可能成就名牌企業,行業做爛了,企業也不可能成為名牌。”徐新建表示。
在談到日出東方成為太陽能光熱產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時,徐新建表現得十分謙遜,這也符合他一貫“低調”的處事風格。
“日出東方十分想與行業企業交流上市經驗,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他談道:“雖然我們是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但我絕不承認日出東方就是行業老大。我希望行業內有比我更強的企業。只有我們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才能健康、壯大。”
“任何行業都要經歷從不規范到規范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單靠一個企業是無法完成的。”徐新建表示:“我希望行業內有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大家都在一個平臺上公平競爭。當其他企業通過上市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募集了大量的資金,大家一起來做,行業才可能做大,進而獲得社會的認可,取得更高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