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產品到新技術,從新設計到新材料、新戰略…….每年的中國建博會(廣州)都是一場行業首秀盛宴,集結了一批精于智造、推崇美學、更懂國人的優秀品牌。值此建國70周年之際,中國建博會(廣州)、優居及吳曉波頻道聯合策劃了以“大國智造·美好人居”為主題的“冠軍企業首秀系列訪談”,從國潮回歸下的品牌與產品兩個維度與冠軍企業深度聯動,助推大家居建裝行業力量的全面釋放。
——冠軍企業首秀系列訪談——
【本期嘉賓】詩尼曼董事長辛福民
【記者】:今年中國建博會(廣州)期間,圍繞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戰略及新材料有哪些首秀計劃?大家居建裝行業未來的新賽道將于哪里開啟?
【辛福民】:新產品方面主要圍繞輕奢主義來打造,通過單素色門板、簡潔利落的線條、輕巧的幾何圖形構造以及極具質感的黑灰金打造精致、高價值感的家居產品,更加注重品質和體驗。運用鋁框玻璃門、鋁框層板燈,以優質材質營造強烈突出的工藝感和質感。
詩尼曼2019年的新戰略為“新渠道·大家居”,所以會聚焦在多渠道的拓展與運營,客戶在哪里,渠道就在哪里;同時也會整合不同資源,聚焦大家居,拓展全品類,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整體空間解決方案;新零售,也是詩尼曼今年重點發力的方向,基于互聯網“多業態融合、多場景覆蓋、多流量共享”的新零售實踐,深耕品牌內容IP,賦能新零售,為企業提供品效合一的內容整合營銷,加強品牌變現能力,實現流量轉化。
【記者】:隨著消費升級和國民審美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設計和美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設計成為人居需求的重要關鍵詞,企業應通過哪些方面打造品牌和產品的“設計力”?
【辛福民】:可以說,有詩尼曼之日起,就已經有了設計。創業的第一年,我們為一個臺灣姑娘設計了一整套家具效果圖,彼時還是原始的去畫CAD圖,功能性的設計,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為她設計了總共四十多套圖,圖紙疊加起來有厚厚的一摞。
隨著技術的發展,設計也同步進化了。我們現在給到消費者的幾乎都是虛擬現實模式的呈現,所有的設計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前提,現在的技術能力甚至已經能超出消費者的預期,比如他可能只想要B-,你能提供給他A+,一定程度上能帶給他超出預期的驚喜,突破他的想象空間,更大程度上提高他的認知觀。
設計是永恒不變的主題,貫穿著詩尼曼發展的全過程。詩尼曼在設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資金,在企業成本的分配上相對是比較高。比如跟酷家樂的深度合作,以及自主開發的分享家設計共享平臺,目前已經完全實現所見即所得的需求,下一步就是要實現設計出圖、智能生產到交付的一體化打通,形成一個貫穿企業前后端的系統化信息系統,賦能企業整體的服務能力。
【記者】:在新的經濟生態下,曾經依靠成本與規模優勢起家的“中國制造”,在全球化與智能化的浪潮下面臨哪些升級拐點?
【辛福民】:首先是消費升級,90后、00后對智能化有著更高的需求,90后出生于電腦時代、00后出生于移動互聯時代,隨著他們逐漸成為主流消費群體,消費升級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其次,企業也面臨著升級與變革,單品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個時代賣單品已經非常難了,無論是單賣床墊、或者單賣床、柜子……都是非常難做的。現在是大家居時代,是整裝時代,考驗的是企業的整合能力。企業整合能力的強弱差異,也導致現在的企業已經開始出現兩極分化,有些企業日子過得特別好,而有些企業可能每天都是躲在被窩里哭。
所以企業發展一定要契合時代的需要,例如詩尼曼推出的AI整裝,在企業內其實并不是一個大項目,但是因為它符合時代的需求,人們對它的需求非常的濃厚,因此產生的業績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
【記者】:新科技、新智能的發展持續刷新著行業格局,企業應如何推進新智造?
【辛福民】:個人認為,智造跟新科技、新智能的關聯并沒有那么強。智造更強調系統化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取決于一個企業信息化、內部管理及制造體系的整合能力,而并不取決于某項技術的突破。單獨某項技術革新想要取得劃時代的意義,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我更關心在意的是,家居生產過程的系統化,而不是單一的某項新技術或新智能。
【記者】:在改善型與高凈值家庭需求不斷突顯的當下,企業如何滿足新消費下的“美好人居”需求?
【辛福民】:對于企業來說,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必須要有好產品。企業有沒有未來,最關鍵永遠都是取決于有沒有好產品。消費者喜歡和選擇某個品牌,首先是這個品牌的產品在品質和工藝上的稀缺性,例如茅臺為什么那么貴消費者還趨之如騖,一定是茅臺有不可替代的口感。產品工藝上的稀缺性,要實現大規模制造難度是非常高的,不過我們現在已經逐步解決了個性化定制與大規模柔性化生產的矛盾,為每個消費者定制他們想要的不同的家。
二是設計功能的強大。給消費者好的體驗感受,是要依托設計來實現的,設計早已不再是家具的擺場堆砌,而是要融入更多居住者的風格偏好、個性審美、生活習慣、情感體驗等,讓家居產品作為生活方式的載體呈現更多的精神價值,給消費者提供舒適感與歸屬感,讓消費者真實感知到家的溫度及設計之美,通過設計來實現終端的轉化。
上一篇:韋欣:用好信息消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