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展,“三百六十行”的行業圖譜早已被刷新。新市場的誕生更是細分了整個行業,帶來了無數的機遇。對于門窗企業來說,新市場的誕生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是無可厚非的,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門窗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呢?
新生市場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任何的新生之物都是從“母體”中誕生,新市場也是從大市場中衍生出來的,各個新市場雖是“一母同胞”卻存在競爭關系。這就好比自然界中,最終能長大的幼崽都必須爭奪兄弟的食物來換取自成長的機會。
同理可證,新生市場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伴隨著此類競爭的是市場資源的再次被分配,因為資源就是市場賴以生存的食糧。
市場細分還會加劇市場競爭
在資源的危機已經嚴重威脅到門窗企業的發展時,市場的細分還會進一步加重資源的緊缺,企業間的競爭也會因各個不同市場間的競爭而更加激烈。
此外,新市場發展的主流方向還沒有確定,在新市場發展本身就含有極大的不可預知性。縱然是成熟的門窗品牌也很難在新市場上保持以往的風范,而一直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型吊頂企業就更是前途未卜。
門窗企業所面對的挑戰必將更勝以往
資源緊缺的加劇、市場方向不明、市場控制力減弱等等都成為集成門窗企業棘手的問題,門窗企業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再是只要提升創新力、增強市場融資就可以了,新的問題不是僅憑借資金就可以解決。門窗企業所面對的挑戰必將更勝以往,而且,隨著市場的前行,各個細分市場間的競爭還將加劇。
那么面對這樣的新市場挑戰,門窗企業改如何“賦能”方能讓企業更加穩健持續的發展?
經濟新常態下積極發展企業新“動能”
賦能,直白解釋就是賦予能力、能量,賦予門窗企業“核心的能力、成長的能力、團隊的能力”。提升應對未來的新能力,積極、及時、有效“賦能”,即是告誡企業老板,面對未來發展的新常態,要積極賦予企業和員工發展與成長的能力。因為未來是團隊式綜合實力的競爭時代,單打獨斗、憑抓住一個機遇便成功的時代已經不在。未來的企業和品牌競爭,靠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真正有創新、可持續的能力,比如組織能力、經營能力、產品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行動能力等。
如今的市場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曾經粗放發展模式已飄然遠去,讓門窗業步入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新路。追求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增長模式,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實現動力切換,也是門窗業在“十三五”期間必須完成的課題。這其中,能力的培養越發重要且關鍵起來。因為未來的競爭,是能力與實力的較量和比拼。
調動主觀能動性為員工及企業家自身“賦能”
通過機制賦予企業動能,主要是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因素,產品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員工素質,創新歸根到底是人才創新,所以為企業賦能,主要是為員工賦能、為企業整體的機制和模式賦能。賦能于人,激發員工的內在動能主動起來、活躍起來,讓企業整體在提升利潤、提速增長、持續創新、創意設計、團體激勵、高效管理、幸福指數、綜合實力等能力上,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并為企業發展帶來創造新業績、實現新發展的能力。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大雁群飛頭雁領。作為企業領頭人,要在為企業賦能的同時,不斷修煉自身的“賦能”能力。包括堅持學習,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經營發展理念;增強自己的前瞻力、洞察力、決策力、創新力,讓企業始終處于領航位置;培育戰略定力,牢牢抓住企業發展的根本不放松,如質量、誠信、文化等,不讓浮云遮望眼;賦予企業和員工“工匠品質”,讓產品品質、品牌更具市場競爭力;提升員工幸福指數,讓自身的領導力成為企業航船壓艙石;時刻繃緊危機與安全的底線,讓企業發展不報警、前進不觸礁,成長壯大走向國際品牌和百老企業。
“十三五”開局之年應牢牢把握“改革紅利”
2019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門窗企業實踐創新發展、培育新動能、完成動力轉換的重要一年。門窗企業既需抓住當前仍具有的較大天時、地利、人和優勢,深度挖掘源源不斷的“改革紅利”,以創新驅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致力“三品”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實現“雙中高”發展目標,又需以中國制造2025、工匠精神指導,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由要素驅動向效率驅動、創新驅動的轉變。
對門窗企業而言,如果不想在新市場中敗落,那就應當不斷賦予門窗企業和品牌發展的新動能,修煉出門窗企業贏得未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