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過程中,門窗的選擇至關重要,而很多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常常打出“終身保修”的旗號。然而,這看似誘人的承諾背后,可能隱藏著不少隱形收費陷阱。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揭露門窗售后的5大隱形收費,幫助大家避開這些“雷區”。
零部件更換費
雖然商家承諾終身保修,但很多時候只保修主體框架,而門窗的零部件如合頁、把手、鎖具等并不在保修范圍內。當這些零部件出現問題需要更換時,商家就會收取高額的費用。一些不良商家甚至會故意推薦價格昂貴的零部件,以獲取更多利潤。因此,在購買門窗時,一定要問清楚零部件的保修情況,最好在合同中明確標注。
上門服務費
有些商家規定,只有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才提供免費上門服務,超出這個范圍就會收取高額的上門服務費。此外,如果在非工作時間需要上門維修,也可能會被收取額外的費用。在簽訂合同前,消費者應該了解商家的上門服務政策,避免在需要維修時被收取不合理的費用。
調試費
門窗安裝后,可能需要進行調試以保證其正常使用。然而,一些商家會將調試服務作為一項額外收費項目。比如,調整門窗的開合角度、密封性等,都可能被要求支付調試費。消費者在購買門窗時,應該明確安裝過程中是否包含調試服務,避免被商家鉆空子。
保養費
為了延長門窗的使用壽命,定期保養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商家會以提供專業保養服務為由,收取高額的保養費。實際上,門窗的日常保養并不復雜,消費者完全可以自己進行。比如,用干凈的濕布擦拭門窗表面,定期在合頁等部位涂抹潤滑油等。因此,對于商家提出的保養服務,消費者要保持理性,不要輕易掏錢。
檢測費
當門窗出現問題時,商家可能會要求先進行檢測,以確定問題的原因。然而,這個檢測過程往往會被商家用來收取高額的費用。一些不良商家甚至會故意夸大問題的嚴重性,以此來收取更多的維修費用。消費者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要求商家出具詳細的檢測報告,并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被商家欺騙。
門窗售后的隱形收費問題不容忽視。消費者在購買門窗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了解商家的售后服務政策。遇到可疑的收費項目,要及時與商家溝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到“終身保修”的實惠,讓自己的家居生活更加安心。